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注意事项
在农村污水治理中,需要因地制宜,不能照搬城镇污水治理模式,特别是农村污水治理中的管网建设更需精心设计。早期农村建设缺乏规划,如排水设施建设无规律、村居房屋建设过密、巷道狭窄,几乎没有空间新建雨污水管渠等,这给现在农村地区的排水设施建设留下诸多不便,所以农村排水管网在设计上要区别于城镇的 排水工程,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处理轻收集、简单套用城市模式、雨污分流一刀切的问题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个使广大农村民众长期受益的民生工程,科学合理的管网设计是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稳定运行,污水排放达标的前提。农村的污水管网设计工作中,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:
(1)因势利导。根据村庄实际地形、地势、人口规模、污水排放方向等因素,因势利导的制定污水收集模式,科学、合理地划分排水分区系统。(2)简单实用。结合当地排水实际,新设计污水收集系统方案应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沟渠和管道,管网建设方式简单实用。(3)性价比高。在保证污水有效收集的基础上,污水干管的走向及位置应充分考虑现状地形条件,并符合用地规划,尽量减少或避免拆迁、占用农田,节省工程投资、降低运行费用,力求造价经济。(4)易于管理维护。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缺少专 业技术人员的情况,应尽量减少污水提升泵站数量或尽量避免使用动力设备,同时要便于管道的施工及长期运行管理。
三、农村污水处理中的管网设计
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设计不同于城镇 路网污水管网设计和城市截污管网设计,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。通常管网造价占据整个项目的比重较大,而管道的管径、坡度、覆土深 也决定了管网的造价控制是否合理。农村地区人均用水量远小于城镇,因而产生的污水量也较小,在确定污水管径及坡度时,应该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校核,且需要根据当地的冻土层深 和技术规范确定zui小覆土厚度,避免设计偏大导致投资过高。
对于农村区域内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清掏和修 复,以改善其水力条件,增加其排水能力。在明渠排水系统上增设栅条式盖板,防 生活垃圾、树叶等堵塞管渠。
充分利用原有管渠系统,若现有管渠周围剩余空间宽裕可新建管渠,或具有其他有利于新建污水管道条件的,宜优先考虑建设污水收集管道,而原合流管网则作为雨水收集系统;若现状条件不具备新建管道的条件,宜改造原合流系统为污水排放系统,并新建雨水系统,即可改造为完全分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,因地制宜,以节省投资,避免重复建设。
1、管渠尺寸要求
(1)村内巷道铺设的污水管径不宜小于DN200,坡度不宜小于3‰。
(2)农户化粪池的排出管径不小于DN100,炊事、盥洗等污水排出管径不小于DN50,厕所大便器排出管径不小于DN100。
(3)除满足以上zui小管渠尺寸要求外,截流制污水管网尚需结合截流倍数等相关参数进行管径计算。
2、管渠铺设要求
(1)厕所污水须先经化粪池预处理后,再进入污水收集管渠;排水管在进入化粪池前应做水封装置,阻隔臭气;未经过化粪池的生活污水在排入管渠前,应设置格栅或格网,拦截固体污染物。
(2)村庄内的小工业、养殖场产生的生产污水需要独立处理,不得进入生活污水收集管渠;小型餐饮店产生的污水需独立处理,或经过隔油池及预处理工艺后,再进入生活污水收集管渠。
(3)农户接户管改造应结合村庄选择的雨污水收集模式,确定户内管道改造方式。
(4)盖板渠一般采用活动盖板;采用固定盖板时,宜每隔10米设置活动开口,利于清疏。盖板渠位于行车通道下时,盖板强度应满足农用载重车通行要求。